清晨八点三十分,华邦瀛集团的生产车间,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精密仪器运转后淡淡的金属与臭氧混合的气息。白炽灯光打在锃亮的地板上,映着整齐排列的组装线。与往日不同,今天巨大的SMT贴片机暂时安静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带着笑意的紧张感——一场全员参与的绕口令大赛,即将在早会时间鸣锣开战!
“各组注意!按昨晚抽签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组,位置站好!” 车间主管老李拿着扩音喇叭,中气十足,脸上带着罕见的促狭笑容。平日里埋头焊锡、校准模组的工友们,迅速按组聚拢,有人摩拳擦掌,有人紧张地搓着手,还有人对着手机临时抱佛脚,念念有词。五个小组,像五支即将出征的战队,无形的“战意”在车间弥漫。
第一关:初试啼声,舌头打结笑料百出
“热身赛,全体都有!” 老李清清嗓子,抛出第一道“开胃菜”:“灰化肥会挥发,黑化肥会发灰!”
口令一出,车间瞬间成了大型“翻车”现场!
组装线的王师傅,东北大汉,平时手稳得很,一张嘴却成了“灰飞肥会发挥”!自己先愣住,随即被自己逗得哈哈大笑,引得组员前仰后合。旁边质检组的林梅,平时说话细声细气,此刻憋红了脸,努力想把“挥发”说清楚,结果越急越像在说“飞花”,急得直跺脚。调试区的小陈,川普口音本就自带喜感,一句“黑飞肥会发飞”更是让整个三组笑作一团,组长扶着旁边的设备箱才没笑倒。笑声、起哄声、磕磕巴巴的练习声交织在一起,平日里严肃的车间,此刻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机器仿佛也被感染,指示灯都闪烁得更欢快了。
第二关:组队突围,方言魔改笑翻全场
热身结束,真正的较量开始!各组推选代表,挑战升级版:“红鲤鱼家有头小绿驴叫李屡屡,绿鲤鱼家有头小红驴叫吕里里。”
一组派出“快嘴”张工,他信心满满,语速飞快,结果在“李屡屡”和“吕里里”上彻底迷失,变成了“李吕吕”和“吕李李”,自己绕晕,台下笑疯。四组的代表是来自湖南的老刘,带着浓重的乡音,“绿驴”硬生生变成了“楼驴”,“吕里里”成了“里里吕”,魔改的发音引得满堂彩,连对手都忍不住鼓掌。最绝的是五组,平时负责包装的王大姐,一紧张,把整句记串了:“红鲤鱼家有小绿驴叫吕里里,绿鲤鱼家有小绿驴叫李屡屡……” 台下先是一静,随即爆发出震天的笑声,王大姐自己也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脸。记录成绩的磁吸白板上,歪歪扭扭画着的正字和叉号旁,全是笑出的眼泪。
决胜关:王者之争,屏息凝神“字字珠玑”
经过两轮鏖战,二组和三组凭借相对“完整”的输出,杀入最终决赛。空气仿佛凝固了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终极考题亮出:“牛郎年年恋刘娘,刘娘连连念牛郎;郎恋娘来娘念郎。”
三组派出的是年轻的工程师小林,平时调试屏幕色彩精准无比,此刻却觉得舌头有千斤重。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字正腔圆:“牛郎年年恋刘娘…刘娘…刘娘连连念牛郎…” 到“郎恋娘来娘念郎”时,节奏终于乱了套,脸憋得通红,卡在了最后一个“郎”字上,懊恼地直拍大腿。
压力给到了二组。众人目光聚焦在平时负责箱体组装的老周身上。老周搓了搓因常年劳作略显粗糙的大手,扶了扶安全帽,眼神异常专注,缓缓开口:“牛郎年年恋刘娘,” 清晰! “刘娘连连念牛郎;” 稳定! 最后一句:“郎恋娘来娘念郎。” 一气呵成,字字清晰,如同他组装箱体时精准嵌入的卡扣!“好!” 喝彩声瞬间炸响,二组成员欢呼着冲上去把老周抛了起来!
笑声余韵:是比赛,更是“清晰”的日常
“好了好了,都静一静!” 老李笑着压了压手,车间里兴奋的喧闹渐渐平息。“冠军二组,每人奖励一杯下午茶!其他组也别灰心,咱们下次再战!” 他顿了顿,环视着每一张带着笑意、或许还残留着一点比赛紧张红晕的脸,“大家别光顾着乐,想想为啥搞这个?咱们天天跟LED屏打交道,屏要亮得清晰,信号要传得清晰!这嘴皮子利索了,沟通是不是更清晰?工作指令传达是不是更明白?遇到技术问题讨论起来,是不是也能少点‘嗯嗯啊啊’?”
众人会心一笑。可不是嘛,刚才的磕磕绊绊,不就是平时沟通不畅的夸张版?老李最后大手一挥:“行了!笑也笑了,奖也拿了,‘清晰’这根弦儿都给我绷紧了!各就各位,开机——干活!”
机器启动的嗡鸣声再次成为车间的主旋律,指示灯稳定地亮起。工人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工位,拿起工具,眼神专注。但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绕口令的韵律和刚才肆意的欢笑。偶尔有人抬头与邻座对视一眼,嘴角仍会不自觉地弯起。这场短暂的绕口令旋风,像一阵清新又充满活力的风,吹散了清晨的些许疲惫,更在无形中拧紧了团队协作的那根“清晰”之弦。在华邦瀛,每一个像素点都追求完美呈现,每一次沟通,亦当如此。一天的精密制造之旅,就在这轻松又充满启示的余韵中,正式开启了。